workshop introduction

 
 
IMG_8221.jpg

透過基礎花藝和自己對話

以台灣當季植物為主要素材,貼近我們生活的土地,藉由花藝,讓我們打開所有感官去感知季節和時間的變換。

學習花藝,最初要先練習手,藉由模仿完成花藝作品,漸漸掌握技法後,才能專注在植物的肌理和色彩。走過臨摹,我們終究要把自己還給自己。

用自己的眼睛,透過自身的美感,找到植物最美的角度。掌握植物的質感、線條、在原生地的樣貌,才能找到植物在作品裡面最適切的位置,讓原有的姿態,成就最美的景色。勇敢散發自己的光,愛自己獨特也平凡的樣子。

依著開課的季節,介紹當季植物的型態、氣味和色彩,如何採購花材、色彩的搭配、花藝技巧及設計要領等實用的課程內容。

 
IMG_9111.JPG

植物的表裡

在身處的環境裡,試著打開感官觀察植物在環境裡的生長樣態,讓自己更貼近我們身處的地方。除了眼睛看見的顏色、形狀、質感之外,也將之運用在生活裡,與植物共存。



IMG_7469.JPG

與植物共同生活的練習日

照顧植物和與人相處有很多共同點,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:不要只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待。

試著去了解、觀察,看看對方需要什麼,再看看自己是否有給予的能力。

有時候植物枯萎了,不一定是自己照顧不好,而是這株植物本來就不適合住在我們提供的環境裡。

有些植物喜歡乾燥一點的環境,我們卻以為每天澆水就是愛的表現。

試著用心、用眼睛觀察,不同水量、陽光、空氣流通與否會帶給植物什麼樣的變化。

藉由照顧不能用言語表達的植物,開啟對環境的敏感度,因為打開了心、感官,也更能照顧好自己的生活。

 
IMG_0761.JPG

微型花園

以單一花材或是一句話、一個故事為設計靈感。

從相關人事物的表裡去找出蛛絲馬跡,發展成新的呈現方式,透過花草的型態、顏色或者質感,再埋下隱微或顯而易見的線索,讓觀看的人感受那些。